人们的膳食结构与高血压的形成和治疗是密切相关的。膳食结构包括糖类、脂肪、蛋白质、无机盐、微量元素等方面。
1.糖类:众所周知,糖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量来源,但糖的摄入过多易导致肥胖。肥胖者多伴有高胰岛素血症,高胰岛素血症通过活化钠钾离子三磷酸腺苷酶促使细胞内钠离子浓度升高,导致钠水潴留;并降低钙离子三磷酸腺苷酶活性,增加细胞内钙浓度,促使血管阻力上升以及增强交感神经活性而导致高血压。我国饮食以米、面为主,其主要成分是糖类,故应该限制其他甜食。
2.脂肪:脂肪不仅可氧化供能,而且还是构成人体细胞膜的重要成分。摄入脂肪过多,不仅可导致肥胖,而且可导致脂质代谢紊乱。而血脂过高会引起或加重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实验研究表明,提高膳食中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可使高血压发病率明显降低。因此,对于高血压患者,应降低总脂肪摄入,增加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并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摄入。
3.蛋白质:蛋白质代谢是人体新陈代谢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膳食中必须有充足的蛋白质才能保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医学专家研究表明,某些鱼类蛋白质对血压有保护作用。实验研究发现,饮食中的氨基酸能促使血管壁蛋白质的合成,保护血管壁的弹性,防止其破裂;同时氨基酸及其代谢产物有利尿排钠的作用;某些氨基酸如含硫氨基酸、赖氨酸、酪氨酸等具有降血压的作用。豆类食品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并含有谷固醇,能减少胆固醇在肠道的吸收,对高血压具有预防作用。
4.无机盐:实验研究发现,在食盐摄入量高的日本本土居民中高血压发病率高,而在食盐摄入量低的阿拉斯加爱斯基摩人中几乎不发生高血压。我国对北京和广州居民的食盐摄入量与高血压发病率的研究也有类似发现。钠潴留使血容量增加并提高交感神经张力,增加外周阻力,因而使血压升高。但实验发现,高钠饮食的致高血压作用是有条件的,只对那些有遗传性钠运转缺陷的摄盐敏感者才有致高血压作用。膳食中的总钾量、钙与收缩压和舒张压都呈负相关,高钾饮食可以降低血压,缺钙则可促使血压升高。而镁与血管舒缩有关,血管缺镁时,血管张力、自发性收缩反应及对血管活性物质的敏感性增加,易发生血管痉挛而引起血压升高。
5.烟、酒、茶、咖啡:吸烟可以导致血管痉挛、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脂代谢紊乱、血压升高,吸烟者发生心脑血管病的危险性较不吸烟者高出数倍。长期饮酒者高血压患病率升高。 |